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_轻微湿陷性黄土区域

2022-09-28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黄土湿陷现象的成因

2 掺灰改良处理的力学机理

2.1 胶体反应

2.2 胶凝反应

2.3 碳化反应

2.4 结晶

3 张石高速蔚县支线掺灰改良处理试验

3.1 原状土取样及湿陷性等级的判断

3.2 原状土掺灰配合比的确定

4 轻微湿陷性黄土区域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4.1 填方路基施工

4.2 低填浅挖及挖方段路床湿陷性黄土的处理

4.3 轻微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其他注意事项

5 结语

文章摘要:鉴于湿陷性黄土分布的广泛性及轻微湿陷性黄土掺灰利用的可行性,依托张石高速蔚县支线工程对轻微湿陷性黄土湿陷现象的成因及改良土的力学机理进行理论分析,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本,开展了掺灰(消石灰)1%、3%、5%三种改良方案的力学性能分析,明确了轻微湿陷性黄土区域路基工程利用掺灰改良土填筑路基及湿陷性黄土处理的技术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6248/j.cnki.11-3723/u.2022.21.016

论文分类号:U416.1